“不為天下先 ” ——抄底的哲學
幾乎是每一次的調(diào)整———尤其是中級調(diào)整,投資者都要面對調(diào)整究竟何時結(jié)束、底部是否已經(jīng)水落石出作出判斷和選擇:抄,還是不抄?抄對了底,將會捧回可觀的利潤。但抄錯了,抄早了,虧損同樣會令你一頸是血。
筆者在中國股市早期曾篤信技術(shù)分析及自恃棋高一著而熱衷于尋底抄底,是個不折不扣的抄底派。期間不俗的成績固然堪可一數(shù),但上了大當?shù)氖聦嵈_實不少。要算起抄底帳來,且不說失多于得,恐怕也只能說是扯平。其后細細地回顧、總結(jié)、咀嚼、體味出來一些老而益新的道理,對抄底有了另一種認識。
抄底的問題,其實可以分為兩個層次:一是風險和收益的比較與選擇;二是調(diào)整的策略與操作,后者先從前者派生出來的,為前者決定、并受前者所制約。
股市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,你想賺得多一些、就要做好輸?shù)枚嘁恍┑男睦頊蕚,這就是股市上常說的風險收益比:風險小收益少,風險大收益大,兩者呈正相關(guān)。不要幻想風險小收益大,魚和熊掌不可賺得。
調(diào)整的底部就是一個集結(jié)了大風險大收益的區(qū)域,這也正是抄底者趨之若鶩的“黃金谷”。但是,抄底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難;事后諸葛亮容易,事前準確地捕捉難。為了能以火眼金睛及時發(fā)現(xiàn)而抄之,股市大師們發(fā)明了種種尋底測底的技術(shù)工具:如波浪理論中的ABC和下跌5浪、動力指標的底背馳、價量理論中的階段性地量與循環(huán)周期中的波谷等等。然而上述工具又有諸多變數(shù):下跌5浪可以延伸,底背馳之后又有雙底背馳、三底背馳,地量之下還有地量,循環(huán)可以后移———再加上中國股市常見的主力運用權(quán)重指標股打壓的因素,于是本來以為十拿九穩(wěn)、頗有把握的,又變得不明確起來,抄底遂成為難事。
股海深淺莫測,從來就沒有一種十全十美的工具幫助我們百分之百地回避風險。這時候,樹立一種“以屈求伸”、“后發(fā)制人”的投資理念就是必要的了。你必須明白并堅信:底只有一個,最低價也只能有一個,你能抄對的機會也只有一次,在此之前你抄的任何一次都是錯的。亦即是說,你即使抄對了,機率也極低,而且必須以此前你多次的錯誤作為代價,風險與收益之比是明擺著的。既然如此,你何不立足于寧可錯過、不可過錯的原則之上,遵循老子“不為天下先”的古(股)訓(xùn),放棄抄底的打算,待底部清楚確認、升勢已趨明朗后再介入呢?這樣做,你雖然肯定會少賺了一截,但卻避免招致不少損失的錯誤,兩相衡量,并不見得一定吃多大的虧。何況股市的輸贏不看一時一役而在長遠,“少賺不賠”、“積小勝為大勝”,不也是炒股的一種境界嗎?
可見,股市投資理論中提倡中級調(diào)整中以不參加調(diào)整為原則,操作方面多看少做,是有它的道理的。運用于抄底時,就是不參加抄底;如一定要抄時,也只能淺嘗輕試,注意不要輕易滿倉———尤其是過早滿倉。
(南方財富網(wǎng)SOUTHMONEY.COM)